而犬马与我不同类的说法,则将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性显示出来了,同时也就引出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和作用这个根本性的问题。
儒家并不是万物有灵论者,不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一物都是需要崇拜的神。《易传》为孔子后学所作,是儒家的重要经典。
自然界是无限的、永恒的,人与自然合一就能实现无限与永恒,虽有生死,却可以超生死。之所以称为天文,一方面是与人文对言,另一方面也说明天道是有文采的,不是僵死的、机械论的。其宗教性的诉求不仅是一种终极关切,而且承认有终极实在。它既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,也不是纯粹的经验论。人之所以为贵,是因为人有道德意识,而人的道德意识决不仅仅是为个人的利益服务的,甚至不是为人类利益服务的,它必须超越人的利益,对一切生命施之以爱。
人类如果仅仅以满足物质欲望为目的,以享受感官刺激为快乐,那么,其结果只能是物我对抗,自私而用智(程颢语),无止境地掠夺和破坏自然。因此,人才是真正的目的[26] 知天是从思想上、精神上与自然界实现统一,事天是从实践上、修养上与自然界实现统一,立命则是人生修养的终极关怀,亦即安身立命的问题。
人人都有尊贵之处,只是思与不思罢了,不思则不知有何可贵。中国的思想家是注重实质(内容)而不重视形式的,孟子也不例外。[29] 康德:《判断力批判》下,第112页。分析地说,天有几种不同的意义。
但是不能说,没有命这回事,或者说,命只是性的普遍必然性的表述,而不具有宇宙论的意义,性则是完全由人的理性决定的。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,则智亦大矣。
所谓本体论高于宇宙论的说法,完全是按照西方哲学的标准作为衡量尺度来定义哲学,其结果是,不是中国有没有哲学,就是只能有西方式的哲学。因此,君子不轻易地说,耳目等之欲就是性。他们认为,只有人才有主体性和主体意识,而这种主体性或主体意识与天毫无关系,天的意义最多只是一个外在的因果性,只有彻底摆脱这种外在的束缚,人才能获得主体的自由。尽是全部实现和扩充的意思。
只有求之,才能得到,不求则很容易丧失。[14]《孟子·告子上》十五章。尽其道而死者,正命也。这是人的道德实践的感性基础。
虽有恶人,斋戒沐浴,则可以祀上帝。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。
在孟子和中国哲学中却找不到这样的实体。孟子说: 七八月之间,旱,则苗槁矣。
这个求是自求,而不是他求,即向自己的内心求,而不是向别处求。问题在于,心和性都不是实体,而是处在实现、完成的过程之中,所谓求,不是寻找一件东西那样的求,而是目的性的追求,需要终身努力,不能有丝毫松懈。其实,善就是目的,自然界的生命目的决定了人有善心、诚心。其他动物也有心,但不同于人心。有些学者常常把这个命字说成是虚的、空的,意思是根本没有这样的命,或者只是一种道德必然性的表述,但不是来自自然界,而是来自人的纯粹理性,并由此说明孟子是主体论者、自律论者。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,则无恶于智矣。
当自然界的价值转化为性之后,就是由人心来实现的,离开人心,便不能谈论自然界的价值这个问题。老子有大智若愚以及为无为,事无事[7]之说,孟子则提出大智行其所无事,这说明,二者有某种共同点,即他们都很重视顺应自然。
天所与之性虽在心中,但这只是一个根苗、萌芽,它只表明自我实现的可能性与必要性。所谓思则得之,不思则不得,说明思的作用就在于实现人的价值,思则能实现,不思则不能实现。
目的的实现便构成天人关系的重要内容,即价值的实现问题。但这个性,是生物层面的性。
[15] 贵即尊严、尊贵,亦即人的价值。很清楚,孟子是以天赋德性为人的最高价值的,是以天即自然界为价值之源的,这里的天同样不是虚设。[15]《孟子·告子上》十七章。自然界在赋予人以形体生命的同时,便赋予人以道德价值,不过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。
这也可以说是天与之,但这是另一种情形,与内在目的不是一回事。这里虽然没有命字,但命在其中。
朱熹说:利犹顺也,语其自然之势也。实体是单一的、不可分的、不可入的、静止的、不变的、始终如一的。
以上的讨论都在说明,人与自然界有生命的内在联系,天即自然界是人的生命之源、价值之源。因此,孟子说命也,有性焉,君子不谓命也。
这就是物理层面上的天的意义以及认识层面的天人关系。但是,在孟子思想中,自然界虽然有不同层次的意义,却又是一个不断创造、不断生成的生命整体,从根本上说,自然界不是一个物理世界,而是一个生命世界。他说:富岁,子弟多赖。这就回答了人从何而来,到何处去的问题。
[27] 康德:《判断力批判》下,韦卓民译,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,第23-24页。这个意义上的命,其实是潜在的,其真正实现者则是性。
在他看来,要解决道德目的论的问题,就只能建立一种神学。目的和价值意义上的天,既不是上帝,也不是超自然的精神实体,而是作为生命整体的自然界的一个层面。
决定贤与不肖的则是天,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。义命合一之命,就是《中庸》所说天命之谓性之命,也就是郭店楚简《性自命出》所说性自命出,命自天降之命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